时间:2023-05-23 03:01:21 | 浏览:38
广东音乐小提琴与广府制琴大师曹树堃
——撰文/吴歌
本文摘自广府人杂志报道,欢迎阅读。
提琴属于西式弓弦乐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现代管弦乐团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
广东音乐深受岭南文化“折衷中西、融汇古今”之特色的浸润,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从上世纪初开始,用于创新的广东音乐前辈大家纷纷尝试使用西洋乐器与中国民乐进行合奏,对二胡等传统乐器进行革新,丰富音色及增强表现力,同时在创作技法上大胆吸收交响乐等外来曲种的优势。这些创新之举使得广东音乐飞越五岭远渡重洋,在全国乃至海外迅速传播开来,征服了无数听众。
用小提琴演奏广东音乐,司徒梦岩可谓第一人。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造船专家,也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制造家和演奏家之一 。他在小提琴的“洋为中用”方面首开先河。上世纪20年代,司徒梦岩就曾以小提琴来演奏广东音乐并录制了唱片。
在司徒梦岩之后,他的学生吕文成、尹自重等人,不仅继续用小提琴独奏广东音乐,而且把小提琴引入了广东音乐及粤剧的伴奏乐队之中。粤剧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由古腔转为粤语后,小提琴在乐队伴奏中凭借悦耳的音色逐渐取代了二弦而处于“头架”(领奏)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在广东音乐和粤剧界使用小提琴已十分普遍,并且小提琴等外来乐器“已经逐步‘地方化’,其中包括‘定弦’和演奏方法,与原来西洋小提琴已有区别……“为此,广府有关专家进行一项新探索——制作出适合广东音乐的小提琴。
从制作角度来看,小提琴演奏广东音乐定调需要调低,整个琴受到的张力、拉力都会相应变化。这就需要设计出一把完全不同的提琴。把外来技艺和本土文化结合在一起 ,尝试让提琴奏出最具本土风味的广东音乐。
2017年8月,英国弦乐杂志《Strad》发布了一则消息:华裔制琴大师曹树堃独创了一款广东音乐小提琴,这款小提琴的琴头样式为手工雕刻的龙头造型,采用了传统的广东音乐调音(FCGD)设计,具有较高的琴颈角度和琴码,并且厚薄构造要比原来西式小提琴轻盈,而这个设计旨在因应乐器在调低音高后的张力和结构改变,仍然保留原有的穿透力和共振,让曹氏小提琴的音色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是当今独一无二的中国龙琴。它既能够进行“经典重现”,全方位展示广东音乐的经典韵味和人文精神,又能让我们从经典的力量出发,寻找广东音乐再次勃发的动力。
而小提琴在广东音乐及粤剧演奏中的实践,正是广东地区传统音乐及粤剧演奏中的实践,正是广东地区传统音乐文化在小提琴这一乐器上的具体体现,并且使小提琴这一外来乐器具备了广东地方音乐色彩的文化特征。
小提琴常见的琴头样式是由旋涡构成,螺旋的圈数是三圈,均衡分布在两侧。小提琴美丽动人的旋首,并不拘泥于规格和尺寸,但要求美观蕴含于鲜明的有序,避免刺眼的杂乱无章。有些欧洲老琴琴头就不是旋涡式的而是以人物或者动物为样本雕刻琴头。这些琴头雕刻出来非常别致,增加了小提琴的特色气质。曹树堃倚古创新,大胆取舍,雕琢出流畅有序的龙头样式,使琴头既富有生气和中国特色,又与小提琴的整体风格相互协调。这款造型全新演绎的中国流派广东音乐小提琴,为弓弦乐器发展史增添新篇,也为世界文化宝藏增添中国特色内容。
曹树堃,1956年出生于广州。1977年开始在广东乐器厂从事小提琴制作。1985年5月自费到美国深造。1986年,曹树堃制作的提琴获美国第七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优异奖。1989年以杰出艺术家身份取得了美国永久居留权。他制作的提琴被公认为“音色优美、穿透力强”且“古典优雅”。他曾数十次获奖于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并创下了在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六次参赛五次获音色奖的惊人记录。
初见曹树堃,是在2013纽约蒙特音乐展览会(Mondomusica New York 2013)。这是意大利展会系统主办的国际展览会,是国际上最好的小提琴盒弦乐器制作展。该展览会还致力于分享与古代传统小提琴相关的价值观,研讨音乐界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是普及音乐教育。该展览也是世界弦乐最重要的市场,是新买家联系制作商的最佳平台,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的100家参展商会。展会现场商家云集,买家踊跃,试琴议价,热闹非凡……我走进曹树堃的摊位,只见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引人注目,正在为买家试琴调音,忙得不亦说乎。我想这位就是曹树堃了,上前一问,这人却说曹大师到朋友的摊位串门去了。我围着偌大的展场转了几圈,在这个“联合国”式的喧闹人丛中,寻找我想象的曹树堃……突然,一双明亮的眼睛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见一位中年亚裔男士坐在一个安静的位置,注视着整个喧闹的展场,仿佛在探索着什么奥秘。一问果然是曹先生。真是“从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等偏高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目光,白皙的肤色,清癯的脸庞,儒雅的气度,这就是我的初见印象。
曹树堃跟小提琴的缘分,用他的话来说,是一个偶然。自拉二胡的爷爷起,再到在私伙局中做萨克斯乐手的父亲,使曹树堃对音乐有了天生的敏感。他在1974年下乡做知青的时候,很快考上了番禺县文工团的乐队首席拉二胡。同样因为这一既能,他才跟自己想都没想到的小提琴制作拉近了距离。曹树堃自幼酷爱文学、历史、哲学,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近年来他热衷于古体诗创作,出版了《二曹诗集》,撰写了《诗化老子道德经》,他的诗歌常在美国《星岛日报》发表,颇受读者欢迎与好评。曹树堃还创办了一个名为“诗的广场”微信群,成为一名多产的诗人,每日与诗友在网上唱和,好不快活。我很欣赏他的近作,七律《竹咏》:“风吹雨打叶更稠,白杆千姿立清幽。有情曾染香妃泪,无意被封潇洒候。制甲作冠君王赞,斫牒成简万古留。何须咬定青山石,渀荡江河替扁舟。”该诗立意新颖、情感丰富、哲理明晰、潇洒奔放,可谓佳作。或者说,恰如其人其性。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曹树堃还在悉心钻研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力图让古老的东方智慧融合到他的提琴制作的实践中,打造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小提琴,为世界文化宝藏添砖加瓦。
曹树堃赴美后,因为天资聪颖,得到一位“洋伯乐”的赏识,先后进了著名的罗兰琴行和魏逊琴行,开始了专业的修琴和制琴的学习,并考进了饿亥俄州奥伯林大学的古琴修复专业培训班,拜著名的提琴修复家汉莎·伟夏以及世界级仿古制琴家贝洛尼为师。这是两位大师开授的首期培训班,共有19位学员,其中曹树堃是唯一的亚洲人,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学员。如果比喻这是古琴修复技术的“黄埔学校”,曹树堃他们就是黄埔一期的学员。后来,这批学员都成为顶尖修琴制琴高手,遍布世界各地。如今导师已逝去,但历届学员们自发维系了年度聚会,在一起交流制琴心得体会,研讨行业最新动态,逐渐成为北美一项有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活动。最近,曹树堃时隔30年重回奥伯林大学,触景生情,很是唏嘘,作七律一首纪之。《重返校园有感》:”三十岁月似飞翔,回归校园谱华章。绿茵偶遇新识鸟,丹桂依然旧时香。西派楼堂感峻伟,林荫老鼠陪清凉。又一时间桃园地,他朝也许是吾乡。“这里就是他专业生涯的起飞初地啊!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发展靠自己。提琴制作的流派很多,一般认为意大利是小提琴制作技术最好的国家。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制琴师创造了一个声音奇迹,制作的小提琴的发声原理是极微妙的。意大利当年那些大师制琴都是有原则的,只是后来失传了。他们根据这些原则制成的小提琴,音色绝伦,经久不衰,流传至今成为古典名琴。在两位大师指导下,通过维修古琴,曹树堃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名琴。他找到一种特殊的方法,敲背辨音去阅读古琴。他正是通过对百把名琴“敲背”,悟出意大利古董名琴的声音原理和制作原则,参透了意大利人做琴的技巧,摸索出来一种”敲击音制琴法“,独辟蹊径,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意大利名琴的制作技术,继续书写这个声音奇迹,可以制作出音色堪比古典名琴的中高端小提琴,成就斐然。
10多年来,曹树堃一直致力于”仿古名琴“的研制,以仿制传统的意大利斯特拉第瓦利(Antonio Stradivari)及瓜内利(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名琴为主。因为历史遗迹证明了它们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提琴制作作品。曹树堃省吃俭用,购买了几把古典名琴,其中一把斯式琴是1681年制成的,曾为拿破仑所拥有……他仔细研究原作的艺术精髓之所在,根据这些提琴的结构和工艺特性来仿制这些伟大的意大利制琴家的旷世杰作,特别是力求重现那些世界一流乐器的声音特色。他尽可能按照原作品的木材特点去选材,严格参照原作的外型弧度及厚薄变化,更重要是精心参照原作的油漆分量、色彩及质感,以求达到最佳音色效果。
通过批量仿制古典名琴,曹树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高超的制作工艺,制琴技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使他能够根据演奏家的音色爱好,为演奏家”量身打造“令其满意的提琴。也就是说,他可以改变一种特地的小提琴模式,以满足顾客对音调的喜好。这标志了曹树堃的制琴水平从“曹氏模仿制造”走向了“曹氏自主创造”的新高度。广东音乐小提琴就是“曹氏自主创造”的成果之一。
著名制琴家们的名字总是跟世界一流的演奏家们联系在一起。让曹氏仿古名琴这一品牌进入一流演奏家视野的,是1999年在旧金山戴维音乐厅发生的著名的“断弦事件”。誉满国际乐坛的小提琴家尼可·肯尼迪(Nigel Kennedy),正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同台表演的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正在激昂的演奏之际,肯尼迪手中那把价值百万美金的“瓜内利”小提琴的一弦突然崩断,全场惊呼、混乱异常。就在此时,旧金山交响乐团的首席马克·沃尔克集中生智,将自己手中的曹氏仿斯特拉第瓦利的“施华”递了过去,肯尼迪用这把琴拉完了第一乐章。知道第二乐章,他才换回了自己“瓜内利”。当时身在广州的曹树堃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告知了肯尼迪对马克·沃尔克说的话:“替我打电话好好谢谢他(曹),更请告诉他,他的琴可以和格利蒙那人两位巨匠(注:斯特拉地瓦利和瓜内利)的古名琴媲美,他攀上顶峰了。”
200多年来,提琴演奏家和提琴制作家们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最好的现代琴是否比得上前辈大师诸如斯特拉第瓦利等人的百万名琴?斯特拉第瓦利等人的百万名琴?斯特拉第瓦利的现存名琴,如今在市场上的拍卖价已逼近2000万美元的天价。2013年,在纽约的Cooper Union音乐厅,国际权威机构和著名电视台联合举办了一场业界举世瞩目的现代小提琴对决斯特拉第瓦利古典小提琴比赛。这些参演的意大利名琴都有数百年历史且身价百万。经演奏家及专家精心评判筛选入围的11把现代小提琴分别与3把斯特拉第瓦利古典小提琴进行蒙眼闭目对决测试,由10个专家评审进行了4轮演奏及评分。其中曹树堃制作的现代小提琴在音色方面获得一个项目第一名、两个项目第二名,总分排名第二,表现最好的一把斯特拉地瓦利古典小提琴总分排名第三,而在每个项目的细分排名中只有两把斯特拉地瓦利古典小提琴进入前三名。也就是说,曹树堃等人制作的现代小提琴完胜斯特拉地瓦利古典小提琴。为此,纽约《世界日报》发表了大篇幅的报道,通栏标题打出“现代小提琴对决斯特拉地瓦利小提琴,华裔制琴师曹树堃打败意大利数百年百万名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名言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曹树堃“仿古名琴”所取得的成就。由于在闭目测试中,音色表现尤为出色,曹树堃的琴当场就被一位提琴收藏家以高价购买。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斯特拉第瓦利古典小提琴的声音是无与伦比的,每个提琴演奏家都以拥有一把斯特拉第瓦利小提琴为荣,而且很多专家都认为现代小提琴是无法超越其声音的。这次比赛的结果完全打破了这些成见。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一战成名,广府人曹树堃超越古代大师,成为当今世界顶尖制琴巨匠之一。
早在1993年,曹树堃就在美国自立门户,创立美国曹氏提琴有限公司,同年会广州番禺开设提琴制造工厂。他收徒传艺,培育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业界称“曹家军”,其中不少人已经在国际提琴专业比赛连续获奖。这些人才辈出的成果也引起业界的关注,请求曹树堃在专业交流会议上介绍经验。
最近,我走访了曹树堃在广州番禺区的史考特·曹氏乐器厂,这儿有一个由几十位制琴工匠组成的工作团队,在这里制作并完成各式提琴,制琴的每个步骤都由曹树堃本人设计和严格检查。所用的木料也都是由他挑选出来的最上等的欧洲板材,面板主要是意大利云杉,背板选用波斯尼亚枫木。
工匠们以精湛的手工工艺及曹氏独特的“敲击音制琴法”精确调音制琴,油漆则是用曹树堃亲自调制的独特配方来涂刷,油漆则是用曹树堃亲自调制的独特配方来涂刷。音色是曹氏提琴的特长,油漆是音色最终成败的关键,我想:这里有曹树堃的独门绝技。
提琴制作是极要求手工的工艺技术,大师们的作品都在制琴工作台上完成的。我来到了曹树堃的工作台前,这张木台是定做的,尺寸适中,皮实耐用,但略显简陋。曹树堃一用就是10多年,完成上千把琴的制作或调试……这些琴都是大师级的作品,假以时日,将来也会像那些古典琴一样弥足珍贵。我坐到曹树堃的工作台前,体验了一下怎么制琴。只见台面远端放满了各式胶水瓶罐。靠墙一边安放一个长方形木座,插放各种木凿和钻头,一盏折叠式工作灯正好照射台面工作区域。墙上挂满各式中西结合的木工工具、模具、量具和图纸,头顶上空挂满各式成型晾干的提琴。小提琴手工制作工序很多,包括选料、拼板、刮板、音孔音梁、合琴、随琴、刻头、装头、油漆、装配等工序。
每个部件都需要有精细的尺寸,打磨到位……如果其中一道工序出现了不规则,后续的工作也不好进行。这种精细木工的手工制作方式,要求制琴师耳聪目明、心灵手巧。就拿刮板工序来说吧,刮板对琴箱的共鸣影响比较大,要由有经验的师傅来操作,成型尺寸要精确,弧度的高低程度要适中。如果制作不当直接影响到小提琴的音质。我感到:每一道工序都很考究,也很难,要成为一个制琴大师真的很不容易啊!可以想象:在这简陋的工作台上,曹大师几件薄薄的板材,几根粗细不一的木棍,用简单工具雕琢加工成型,手敲琴背辨音调整完毕,再刷上油漆,挂上琴弦,就成了价值不菲的高级小提琴,简直就是一个点石成金的魔幻工程啊!
过去三四百年,小提琴制作都是西方人的天下,18世纪意大利的克雷莫纳是一个高峰。近20年的制琴发展突飞猛进,形成了整个制琴史的另一高峰。中国的小提琴制作在攀登高峰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现在小提琴“Made in China”是提琴制作的一个新革命。中国的提琴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很好的口碑,全世界学生小提琴的市场中80%都被中国占领了。现在中高档演奏家级别的琴业慢慢在增加,以曹树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制琴家制作的小提琴,在声音上已经超越了欧美的制琴家。美国国际小提琴制作比赛相当于小提琴制作的“奥运会”,在最近两届的比赛中,声音方面的奖项,中国人得奖占据半壁江山,前一届的20个声音奖,中国人拿了11个。这就是21世纪的中国呈现的大国工匠大国气派!
曹树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自己未来的心愿:“现在的提琴艺术可以归为三类:制作、演奏、作曲,中国在这方面反过来了,我们现在制琴技术最好,其次是演奏,最后是作曲。我们现在在国际上有点地位的提琴协奏曲就是《梁祝》,但在西方的接受程度也不是很高。从获奖情况来看,中国的小提琴演奏不差,但是占有国际地位的演奏家很少。我很想通过制琴上的有时来支持中国演奏家来冲出国门,比如,我现在很想成立一个基金,把我制的琴借给有潜力但还处于学习阶段的人,我希望他们能拉好琴,好琴布一定要贵,但要声音好。”近年来,曹树堃资助了不少华人提琴家的大型演奏会,让世界倾听中国传出的声音。每当那悠扬的旋律随琴声激荡,我看见有一种美丽在上空飞扬……
现在流行发现孩子的兴趣,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课外培训班。问题是,学是他要学的,不想练也是他不练的。我家孩子就这个情况,当时小提琴试课的时候,他很感兴趣,跟我说“要学”。我说,既然要学,就要坚持下来,他答应的好好的。兴趣往往是一瞬间,长期的
(记者 段圣呈)3月28日,国际提琴制作大师、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郑荃——小提琴制作大师班在黄桥开课,来自全市的近50名小提琴制作人听取专题讲座。郑荃教授对部分制作人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他表示,小提琴制作是一个
广东音乐小提琴与广府制琴大师曹树堃——撰文/吴歌本文摘自广府人杂志报道,欢迎阅读。提琴属于西式弓弦乐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现代管弦乐团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
本网讯 12月27日,由袁姣小提琴艺术中心主办的【四季】室内音乐会在合肥市庐阳区万象影城成功举办。本次音乐会在袁姣小提琴艺术中心近百位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筹备到演出,从精心准备到反复调整,最终完美呈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四季】室内乐团主要由
2019年,是浙江籍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世界级音乐作品《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问世6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浙江省庆祝《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问世60周年暨“今夕何夕”何占豪师生音乐作品三部曲系列活动将于5月9日至11日在杭州举行。期间,何占豪作
学习小提琴费用要花多少,其实学习小提琴每个地方的费用都是不同的,根据地域不同一线城市小提琴学习价格在200-800元二三线城市小提琴学习价格在100-400元学习小提琴费用注意:根据不同的老师级别学习费用也不同,所以学习小提琴的费用取决于在
大家好,我是督威提琴制作的制琴师,专业制作纯手工欧料小提琴,今天来给大家回答几个关于初学的问题。小提琴培训班的收费标准: 地方不同,价格不同,你所在的哪个城市,才能知道每节课大约是多少钱一堂课,还有就是准备一个月上几节课,一般一个礼拜上一
未来之星教育本着对音乐的热爱,旨在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喜欢音乐、热爱生活,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能够敞开自己、打开内心,去聆听和接受学习中音乐艺术的给予和滋养,把学艺过程中被培养的专注、思维、探索、自信、想象力、创造力的
“要把弓拉直的先决条件就是运弓的手臂要柔韧,也就是右手臂的每一个关节都能活动才行,只要一个关节不活动,僵住不动,就无法把弓拉直。如果把弓抓得很紧,整个手臂就僵硬起来了,这样他们的运弓就很难拉直了。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握弓要放松,这是
现在大多数的琴行或者培训班基本上开设的课程都是钢琴、吉他、古筝、尤克里里等乐器,而小提琴是比较少见的,这是为什么呢?小提琴为什么公认是最难学的西洋乐器呢?一、小提琴专业老师不多小提琴和别的乐器不一样,对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规范性要求非常高,而
小提琴演奏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表演艺术,它的音色轻盈悦耳、沁人心脾、它宛如优美的歌声在你耳边盈绕。众所周知,小提琴是最具歌唱性的乐器,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其辉煌的音乐艺术成就已如今成为器乐中的佼佼者。在我国,小提琴的演奏艺术深受人们喜爱。随着
这几天,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陆续结业。彩铅班的学员们特别设计了他们的“最后一课”。每位学员带来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像画展一样布置在班级的墙面上,还有人带了茶水、点心,供大家品画时喝茶、聊天,在充满诗意和暖意的氛围里度过一个惬意的夜晚。许多人爱上
本报记者 蔡杨洋还记得今年春节前滟澜社区的那场小提琴音乐会吗?18个孩子轮番登台,为居民带来了一场丰盛的音乐大餐。前几天,滟澜社区的活动室里,传出一阵阵悠扬的小提琴声。这次不是开音乐会,而是小提琴培训班开课。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培训班,由一位
2022年10月23日,永修县工人文化宫“星蕾”小提琴公益培训班在永修县总工会工人文化宫开班,刘雅静老师任教。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如果你正在努力训练希望成为一名音乐会小提琴手,你不希望你的技巧仅仅是“足够好”。新的计算机系统可能很快就能够提供帮助,因为它使用人工智能(AI)来识别用户的运弓技巧,甚至可能告诉他们如何提高他们的表现。该系统由